南平市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激发政府治理体系“新动能”
来源:南平市委编办 时间:2020-08-24 11:19 浏览量:{{pvCount}}

 

南平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紧扣党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要求,突出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便民服务,通过改革,全市139个乡镇重新整合设置党政机构812个,副科级事业机构419个,事业机构数比改革前精简了40%,逐步构建起功能明确、权责清晰、结构优化、运转顺畅、治理有效、服务便民的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构建领导体制,激活政府治理“神经中枢”。一是强化大统筹促力量汇聚。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建设,乡镇(街道)领导职数按有关规定核定并实行总量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街道)之间统筹调剂使用,支持党政领导交叉任职。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职数911名,其中党委委员59名,政府班子正副职35名。根据乡镇(街道)功能定位、区域面积、人口规模、管理任务等实际,在总量内重新核定乡镇(街道)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编制,通过县直事业单位整合,精简编制人员充实乡镇(街道),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工作力量。二是强化大党建促作用延伸。为推进乡镇(街道)大党建工作,提升乡镇党委统筹协调能力,健全党建工作机构,配强党务工作力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设置党群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层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内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负责绩效考核、人事、编制、老干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三是强化大协调促功能完善。为推进乡镇(街道)大协调发展,统筹党委、政府日常运转和乡镇(街道)所属机构和部门派驻机构人员力量等,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承担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负责全面深化改革、宣传思想、意识形态、文明创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政务公开(电子政务);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保密、信息、会务、档案、督办、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重要事项的综合协调和重要文稿的起草审核。

二、统筹机构设置,搭建政府治理“四梁八柱”。一是推进大经济促乡村振兴。统筹乡镇(街道)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设置财政和经济发展办公室。为了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镇(街道)设置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加强乡村经济发展和服务“三农”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的工作。结合乡镇实际,经济发达镇建阳区水吉镇内设产业发展办公室、建瓯市徐墩镇内设招商引资办公室,两个乡镇均设置事业单位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二是推进大治理促乡镇平安。统筹乡镇平安综治、应急管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设置社会治理办公室。为推进乡镇大执法工作,统筹辖区日常执法、现场监管、执法联动等各项工作,有效解决乡镇执法权和执法协调等问题,设置综合执法大队。主要负责依法赋予或委托的综合执法权、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违法行为等。街道比照乡镇设置,在统一设置综合执法大队和党群服务中心(挂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牌子)的基础上,着力加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职能,设置社区发展中心。三是推进大服务促社会发展。统筹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等工作,设置社会事务办公室。为推进乡镇大服务发展,统筹党群服务、行政审批服务等工作,设置党群服务中心(挂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牌子),主要负责党群服务工作、以及行政审批事务性、服务性等工作。

三、优化职能配置疏通政府治理“筋骨脉络”。一是找准职责定位。加快乡镇(街道)职能转变,重点突出社会治理、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职能。根据不同乡镇(街道)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地理区位、区域面积、人口规模等因素,确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农业比重大的镇、经济基础薄弱的乡镇、城市街道等类型乡镇(街道)的职责定位。二是完善权责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和符合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工作规程,强化权责清单的便民性,将权责清单作为乡镇(街道)履职的基础。健全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将乡镇(街道)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依法按程序赋予乡镇(街道)。三是理顺县乡关系。着力构建“边界清晰、权责一致、联动顺畅”的县乡关系,全面清理上级部门与乡镇(街道)签订的各类“责任状”“一票否决”事项。上级部门不得通过签订“责任状”、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等方式,将工作责任转嫁给乡镇(街道)。建立健全将县直部门派驻机构纳入乡镇(街道)统一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派驻机构工作考核和主要负责同志任免要听取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意见。

(南平市委编办供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