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着力破解“三大难题”
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短板
来源:德化县委编办 时间:2020-09-30 09:21 浏览量:{{pvCount}}

 

针对80%以上人口聚集城区的县情和群众办事“城乡来回跑”、农村留守人群办事不便等问题,德化县顺应新时代社会治理新要求,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初步构建了组织健全、运转高效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并成功入选2020年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一、聚焦党建融合,强组织堡垒,破解“基层治理基础弱化”问题。一是深化党建“引领联动”。强化乡镇党委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18个乡镇统一调整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整合各乡镇驻城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在城区最中心地段集中统一建设16个非城区驻城市家园服务中心以及党群服务室,在全市打造首个进城党群城市家园,推行“1+3”农村党建和园区、社区、网络“大党委”融合机制等做法,构建了“联合党课‘夜学堂’、智慧党建平台、瓷都讲坛”等载体,形成了“党组织抓网格支部、支部抓党员管理、党员带动群众”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新格局,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二是深化区域“并网融合”。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原则,在县一级设立网格中心,18 个乡镇和15 个职能部门分别设立网格分中心,214 个村(社区)建立网格工作站,配齐180 名专职网格员、287 名兼职网格协管员和658 名村(社区)网格志愿者,逐步完善“立体式”区域社会治理大格局,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延伸到每家每户。三是深化村级“源头培育”。深化开展县内挂职锻炼、“跨村联带”等工作,选派20名村党组织书记到县内先进村挂职锻炼,新培育18个“跨村联带”典型点。采取“定期培养、定期帮带、定岗锻炼”3种模式,建立领导挂钩指导、县直部门结对共建等帮带机制,打通选聘上升通道,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规范村级组织日常运行机制,深化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制度,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引领作用,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聚焦资源融合,优机构编制,破解“基层运转效能不优”问题。一是机构下沉,让基层运转更高效。针对过去乡镇事业站所多、职能分散交叉等问题,整合优化乡镇党政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采取“6+3中心”基本构架模式统一综合设置。凸显地域产业差别,2个经济发达镇采取“7+4中心”机构设置模式,增设城镇管理办公室、企业服务中心,突出“一乡镇一定位”拟订并印发乡镇“三定”规定。改革后,乡镇共设置党政机构内设机构110个和事业单位56个,事业单位比改革前精简16个。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以机构“扁平化”促进办事“便利化”。二是编制下沉,让基层力量更充实。在全市首创“量化分值”法,配置乡镇调配行政事业编制,确保“编、事相适”,全县18个乡镇排序分类为经济发达镇2个、一类乡镇11个、二类乡镇5个,调配编制分别占编制总量的19%61%13%。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总原则,全县341人已全部平稳转隶到位,其中管理岗位占26%,专业技术岗位占59%,工勤人员占14%,确保人员编制结构合理,并通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其他领域改革等调整出的编制,优先分配给乡镇,制定用编进人计划时优先向乡镇倾斜。2020年全县事业单位乡镇部分招考用编60名,占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用编总量60%2020年度公务员“四级联考”乡镇招考用编12名,占全县公务员公开招考用编总量61%。在全县乡镇领导职数总量内,统筹调剂乡镇副科级领导职数5名,充实到重点乡镇,不断充实基层治理工作力量,确保基层的事“有人办”。三是执法下沉,让基层执法更规范。2019年整合组建县级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等5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核定5支执法队伍人员编制120名、转隶人员89名,20203月县农业农村局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在此基础上,有序整合乡镇站所、县直派驻机构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乡镇综合执法队(加挂综合执法协调中心牌子)。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共有91名编制和65名人员划入新组建的乡镇综合执法队,把更多编制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三、聚焦机制融合,延服务半径,破解“基层群众办事不便”问题。一是推行“通办便民”机制。首创“全县通办”机制,着力解决乡镇审批和便民服务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即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综合窗口、进城党群城市家园便民服务窗口和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收件专窗,构建覆盖全县的20个“网点”,通过软件系统升级、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相关设备配置,实现20个“网点”均可办理县域内的任一乡镇业务,打破业务办理的乡镇地域、户籍限制,让群众就近能办、一县通办,深入践行“马上就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今年来全县通办2194件,系统办件3065件,生成电子证照3065份。二是推行“集约便民”机制。开发建设集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德化信息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综治中心为一体的社会治理联动中心,整合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信息资源,建立全要素基础数据资源库,提升党员直接服务群众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年来,通过平安小喇叭、社区微信公众号、小区业主居民交流群推送防疫知识、便民服务等信息2.7万余条,通过线上结转处理群众诉求5000多件,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8000多人次。三是推行“多元便民”机制。开发建设“瓷都德化微网格”公众服务平台,完善掌上服务、E调解、微网格功能模块,实现与网格化平台、数字城管、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等平台互联互通,及时分流转办群众诉求,健全“提交-转办-办理-反馈-评价”闭环机制,形成政民互动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来,受理E调解94件,代办服务122件,求助服务116件,“随手拍”反映事项7990件,一键理赔31件。

(德化县委编办供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